- A. 魚穫起卸
- B. 大宗盤
- C. 魚類統營處的成立背景及角色
- D. 魚類批發及買賣
從前漁船往外作業,在公海捕獲鮮魚後,會將之雪藏,回來再在魚市場將魚獲卸下,轉售給批發商及魚販。
今時今日,因為燃料昂貴及節省時間,大部份的漁船會將魚穫在海上轉交收魚船,由後者將魚穫送回香港仔魚市場,再轉售給批發商及魚販。漁民一般會在收魚船的歸途中聯絡合適的買家議價及定價,以縮短岸上的交收時間,增加效率。
一箱箱已定價的海魚被運到岸上後,會隨即交到批發商及魚販手中,再轉運去不同的酒樓食肆,或運出市場販賣。
部分食物製造商會需要同一款魚類以應付生產,如魚旦就是一例。一籮籮被用作大量生產的材料如九棍、門鱔等會以大手交易及議價買賣的形式,被送上岸及交收,故稱為「大宗盤」。隨著對此等魚類的需求減少,「大宗盤」亦已逐漸式微。
魚類統營處[魚統處]是一個財政獨立的非牟利機構,於1954年根據香港法例第291章 [海魚(統營)條例] 所賦予的權力成立。
魚類統營處處長一職現時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兼任,惟魚統處不屬公務員體系。此外,魚統處由一個法定的魚類統營顧問委員會提供意見。
魚統處現時分別在香港仔、筲箕灣、觀塘、長沙灣、青山、大埔及西貢經營七個魚類批發市場,為漁民、魚類批發商及買家提供有效率及有秩序之統銷服務。 而魚統處提供的主要服務有下列幾方面:
1. 支援本地漁業
魚統處把所得盈餘都用於支援本地漁業的發展,包括為漁民提供低息貸款、改善市場服務和設施、為漁民及漁民子弟提供訓練補助金和獎學金。魚統處於一九四六年成立魚類統營處貸款基金,為漁民提供貸款作生產及發展用途。
此外,魚統處成立海魚獎學基金,為漁民及魚類批銷業的人士、其子弟、及擬投身該等行業的人士提供獎學金及助學金,使他們可獲深造及訓練機會。基金由受託人(統營處處長)管理,並由一個法定的海魚獎學基金顧問委員會諮議。
2. 海魚批銷服務
魚統處透過成立於策略性地點的魚類批發市場,為漁民、魚類批發商及買家提供交易設施、魚類統銷和會計等服務。魚統處按照法例向漁民及魚類批發商抽取成交總額的7%(透過拍賣或議價方式)或每十五斤海魚抽取五元(透過直接銷售方式)作為提供服務的費用。
![]() |
![]() |
直銷海魚的情況 | 拍賣海魚的情況 |
3. 潔淨海水供應
為配合活魚批發商的運作,魚統處轄下的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、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及觀塘魚類批發市場成為首批「優質海水認可計劃」下的「優質海水標誌商戶」,提供潔淨海水給海鮮業界。
![]() |
![]() |
優質海水認可標誌 | 供應優質海水的設施 |
4. 本地漁產品推廣(漁產品加工中心)
魚統處於二零零五年成立漁產品加工中心,透過建立魚統處全新的「優質之選」品牌,以推廣本地優質漁產品。漁產品加工中心發展優質漁產品,例如乾貨、鹹鮮及經處理的產品,並供應給客戶,包括餐廳、酒樓、超級市場、酒店及老人院舍。
自二零零六年起,魚統處與漁護署已合作推廣本地「優質養魚場計劃」,並經漁產品加工中心推廣該計劃的漁產品,包括:烏頭、石蚌及寶石魚等,其中寶石魚為漁護署從澳洲引入的優質淡水魚類,由二零零六年四月起在市面出售,反應良好。
5. 本地漁業推廣(禮品店)
為推廣本地漁業,由魚統處與本地社會企業包括新生精神康復會、明愛藝坊及匤智會等緊密合作的禮品店,製作各式精美手工藝品、裝飾、小擺設及漁船模型以供銷售。禮品店的地址設在魚類批發市場內。
![]() |
開放時間: 星期一、二、三、五: 下午十二時至下午五時 星期六及星期日: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星期四及公眾假期: 休息 如有任何查詢,請致電25802623 |
現時魚類統營處以公開投標的形式,讓海鮮批發商戶會可租用市場地方,從事海鮮批發業務。當各式海鮮及魚穫運送至不同的海鮮批發商後,後者會因應海鮮的不同品種、大小及數量進行分類及過磅,再分門別類地放入不同的魚缸內,方便買手挑選及議價。
議價通常由海鮮批發商及買手直接磋商。價格的界定,通常根據海鮮本身的質素、大小、最近的供應量及市場的需求而定。而已成交的海鮮,通常會以發泡膠寫上店子的字號,以作識別。
一籃籃的海鮮,在議價及買賣以後,就會由買手或魚商用貨車運走,送往酒樓食肆或街市販賣。